我的人物小傳 - 10. 短暫的一書作家

        在真正聊到進入職場的日子,開個支線副本聊聊我人生另一個重要的面向:短暫的作家生涯

        因為那次開發遊戲,參加金磁片獎的夢碎,所以我開始另尋新的興趣。恰巧經由高中同學介紹,讓我接觸了日本本格推理的啟蒙作:『金田一少年事件簿』漫畫系列(後來知道這部漫畫內的詭計設計,都是大量抄襲自許多名家小說,難免有些遺憾)。

        一讀之下驚為天人,完全欲罷不能。

        自此,我開始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大量日本與歐美的推理小說作品,從愛倫坡克莉絲蒂赤川次郎松本清張綾辻行人...etc。本格派、社會派、風俗派無一不包。

        而我天生就是那種對高智商的人極度崇拜的類型,尤其是那種看起來一派輕鬆,單靠智力碾壓就可以讓所有人五體投地的天才型人物。

        人生最早的偶像,應該就是大學中輟、不必苦讀就創辦微軟,獲得巨大成功的比爾蓋茲

        當然事後才知道,蓋茲成功的背後,並沒有原本以為的那麼單純,但依然無法否定他仍然是個天才。同樣的機運與家庭背景,就算交給別人,我相信別人也無法達到他的成就。

        而這些推理作家中真正的天才,在我心中就是開闢『推理小說』這個類型的宗師:愛倫坡

        對我來說,就算是靠著『福爾摩斯』而聲名大噪的柯南道爾,也不過只是愛倫坡的抄襲與發揚者而已。

        而這些小說作品中,最讓我崇拜的偵探類型,就是那種不需要特別出手,只要聽述案情,就能察覺出盲點和關鍵,直指真相的『安樂椅神探』類型,其中的代表人物,就是克莉絲蒂筆下的比利時神探『赫丘勒·白羅』。

        所以,不需要『鍥而不捨的毅力、苦力、勞動力』,只須動動頭腦就能解決問題,就是我最崇拜的能力。

        看完許多作品後,抱著有為者亦若是的觀點,開始動手嘗試寫下自己的推理小說作品。

        第一部完成的作品『鐘塔上的喪禮』,以高中校園生活為背景,在同學傳閱下廣受好評,建立起我持續創作的信心。



        於是高中時期,我改變志向想成為私家偵探 (後來知道,現實中的偵探,單純就是抓猴、跟監、拍照、熬夜盯哨的『勞動力』類型,我就再也不肖想這份職業了) ,並開始透過後天努力,想提升自己的邏輯思考推論的腦力。

        除了程式設計的啟蒙書之外,這邊我也要列舉這幾本對我幫助巨大、提升思考能力的重要書籍。


腦力激進—十二週成長計畫





        這本我超推,因為他有循序漸進地安排十二週的練習步驟,漸進式的提升思考能力。

啊哈!有趣的推理


跳出思路的陷阱

        這一本,是我在當兵期間閱讀。


        這三本書,幫原本笨得跟豬一樣的我,至少提升到一般人水平的程度,也更能看清楚問題的本質,避免陷入錯誤的直覺思考,或是先入為主的偏見,察覺問題背後的問題

        在當兵期間,空閒時間想繼續撰寫自己的推理小說,甚至打算投稿到文學雜誌上。學長知道後,每次經過看到我在寫字,總是會嘲諷譏笑,覺得兩光這個白癡又在做白日夢犯傻了。

        於是當我決定要用什麼筆名投稿時,我不希望用自己的本名,又希望作品刊出後能夠證明這是自己的作品,於是採用了『光正堂』這個筆名,一個可以透過換位調換,恢復成我本來姓名。

        投稿後雜誌社真的收錄了我的作品,刊載在國內推理文學唯一的專業雜誌:『推理雜誌 170 期』。

        我把雜誌買回來帶進部隊,連長看到後嘖嘖稱奇,滿臉開心的笑容地拍著我的肩膀:「兩兩之光、兩兩之光。」

        唉,又想起退伍前連長不願意再跟我說話的遺憾...

        之後學長再也沒有嘲笑我,而這個筆名,就這樣一直沿用了下來。

        不過後來發生有點小小的不愉快:雜誌社拖欠我稿費,讓我第一次學會寫『存證信函』討回稿費。

        退伍後,縱然我須要花一年時間惡補三年的高中課業,但我就是那種不能斷絕接觸有興趣和熱情事物 (應該就像是毒癮犯了,不能戒斷那種) ,因為我認為這些才是本業,其他課業學歷那些,頂多只是為了在社會生存所需的副業而已。

        所以在補習的那一年,我仍然持續寫作,並且發表一系列的作品,並且透過同樣是推理迷的詹宏志先生所經營的『謀殺專門店』底下的『推理擂台』論壇,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、熱愛創作的網友。



        那時候,時報雜誌推出了『百萬推理文學獎』的徵稿比賽活動,我們這些網路同好們為此摩拳擦掌相約共同赴賽,希望能透過這個機會振興台灣推理小說的風氣,於是我創作出了人生第一本長篇推理小說:『天使在鐘塔上哭泣』,其實也是我高中時期的作品『鐘塔上的喪禮』的加長改寫版。

        沒想到,我們這群最熱衷推理小說的同好們,竟然全數鎩羽而歸

        看到最後公布入圍與得獎的作品後,我們才領悟:這最終是個推理『文學』獎,而不是『推理』文學獎文學性最終才是評審的重點。

        當時入圍得獎者,都是已經在文學界立足的大咖作家,網路作家可以說是不成氣候,未被重視。

        一直到『痞子蔡』爆紅的網路小說『第一次的親密接觸』,才改變了出版社對這個新興族群的觀點。

        大二時,出版社開始尋找具有潛力的網路小說,找到了我免費發表的參賽作品,才主動聯繫簽約,出版發行了我的第一本、也是最後一本實體小說。



        書籍印刷初版後,我的量子物理教授一知道消息,還出錢買下一百本分送給全系上同學

        當時有個大一學弟也在物理系 BBS 版上嘗試發表自己的小說作品,但因為我讀完後留言給了些批評想法,彼此略有爭執。後來看到出版社幫我出版作品,竟然把他自己的作品從系版上全數刪除,不再發表創作。

        現在想起這件事,自己似乎無意地扼殺了他剛起苗的創作意願,真有點過意不去。

        對出版社而言,我也是個配合度很低的作者。

        新書上市時,他們原本要幫我舉辦實體簽書會的活動,我因為覺得台中台北兩地來回很麻煩又花時間,直接就拒絕了。急需現金支撐生活的我,不想多花往返的交通費用,而且參加這個沒錢賺的活動,還得跟家教學生請假,少掉幾千的現金收入。

        收到書籍的版稅支票,更讓我體會到未成名的作者,在台灣寫書真的會餓死

        於是我決定封筆不再創作小說,只把寫文章當作單純的興趣玩玩還行。就這樣成為一書作者,結束了我短暫的小說作者身份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SQL Deadlock 的處理經驗談

網站效能不佳?談『如何判定系統變慢原因』的簡易 S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