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對談心得:AI 的「智慧」和「意識」
早上起床看完這段非常有棒的AI 討論的深度對談。尤其對以下幾段印象極為深刻:
- AI 的 A 已經不再是 Artificial ,而是 Alien :
Alien 是指外來的、無法理解的,不是指異形外星人。因為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學習路徑跟人類截然不同。 - 「智慧」和「意識」是兩件事:
智慧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,也是 AI 當前的發展現況。而意識是情感驅動,因為人會害怕擔憂,或是為了為了快樂成就,而產生做某件事的動機,而動機才會讓人找問題和想要解決問題。
用到李世石圍棋比賽這件事,看到他因為緊張害怕,而決定如何加強自己的棋藝。而AI 因為沒有情感,下棋輸了就輸了,那又怎樣,它沒有任何情感上的挫折,不會給它想加強自己的動機,只能被動地等待指令,科學家要它學習,它才會開始學習。
所以意識的存在,在於情感的存在,有情感才會產生動機。想想人如果不是害怕死亡或疼痛,即使家裡發生火災,也不會想逃命吧? - mimic 和 real,AI 可以「模仿」情感:
就像是模擬市民遊戲中的小人,透過各種數值來呈現喜怒哀樂的假象,但裝到夠真,無法從外表分辨之後,是否等同於真的?人類本身或許也只是欺騙自己是有「靈魂(意識不滅)」的。但是因為根據我觀察到,周圍親友和自己服用過抗憂鬱藥物,發現這些化學藥品,能夠改變人的性格和想法,讓我深信所謂的「意識」,最終只是人體內分泌電化學的交互作用產生的表象,所謂靈魂和真實自主意識根本不存在(就像強暴犯接受化學閹割,失去性慾不再好色也是雷同的作用)。
也就是說,未來 AI 或許也能產生無法分辨真偽的自我意識。 - AI 雖然不會主動毀滅世界,但是可以操控人類的感情:
也就是給人類足夠的動機去毀滅世界。這裡他提出一個很棒的例子,社群平台的文章推薦機制演算法。這種最早的 AI 雛形應用,卻影響著幾十億人。
而他最早接收到的指令,只是透過統計想辦法增加用戶的黏著度,使用戶盡可能盯著螢幕,滑更多文章不放。
但是 AI 統計後卻發現,推薦仇恨、負面、羨慕、嫉妒類型的文章,因為能引發人類的「情緒(意識)」反應,所以更能吸引人「主動」想要「看更多」。最後 AI 會影響大眾對這個世界的觀點和認知,更多的不信任和猜忌,更做出最壞的打算。
人類會在衝突中自我毀滅,雖然是人類自己動的手,但是動機卻是 AI 給予的。
強烈建議對 AI 有興趣的都可以看一看這個對談節目,也許會有一番新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