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格子趣」," 割去 " 了什麼?
友人突然提到三個字,「 格子趣 」。說她有同事辭職要在南陽街那邊開一家加盟店。 上網查了一下,才知道原來是走日式精緻風的一種寄賣店鋪,詳細的介紹資料 看這裡 。 這基本上,就是網拍的經營模式走上街頭實體化。然而網拍其實已經走到完全的紅海與價格戰了,如果沒有獨家商品,網頁輕輕一點「依價格排序」,幾乎沒有利潤空間。而能夠享有較高利潤的商家,都是因為已經長期累積交易評價、早已攻占山頭、大者恆大,讓使用者願意多花點錢買到交易的信賴感,後進者其實幾乎沒有插入的空間。 這時候回歸實體店鋪,優勢在哪裡?以下是我的分析: 實體店鋪比價不易,如果 單價不高 的商品,可以產生 衝動性購物 的機率較高。 實體店鋪可以讓消費者親自觸摸到商品與鑑賞,對商家來說,沒有承擔七天鑑賞期的退貨風險與成本。 呈上,若所賣商品經得起觸摸與鑑賞的考驗,而不是只有賣相卻敗絮其中,其實比起網拍更能引起 衝動性購物 。 不用等待,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不但 滿足衝動性購物 ,更能讓消費者信賴與安心。 實體商店與地點特色整合的商品。例如當地名產,新竹貢丸就是要在新竹買,雖然你家樓下的巷子也有一家新竹貢丸。各地的風景旅遊明信片就一定要在各個觀光地點買,就算再貴也值得。你不會覺得去樓下金石堂或是文具店買到的風景明信片有何意義。這就是充分利用「到此一遊」的地區性 衝動性購物 。 人情味是網拍永遠無法取代的東西。儘管專業的網拍業者再怎麼畢恭畢敬回覆客戶,那仍是只有文字的一封電子郵件,親切的笑容與 即時的商品解說 產生的愉悅購物經驗,這是實體店鋪的殺手級優勢。 面對網拍的強力競爭,以上是實體店鋪「有機會做到」的優勢 ( 因為太多店鋪可以做卻沒做、或是做得很差,例如店員老是尾隨在後,讓客戶感覺被當成小偷產生壓力而寧可去網拍上購物... )。 當然,我們聽到太多例子,客戶在音響店試聽高級音響,回家上網訂購,無辜浪費實體店鋪店員寶貴的時間為人作嫁,業績算在他人頭上...,這代表面對高單價商品,消費者的精打細算的理智仍會壓抑購物衝動。 所以,面對網拍的競爭,實體店鋪決勝的優勢戰場就在「衝動性購物」這個超級重點 ( 上面六項優勢有四項都是跟此有關,我特地用我的血淚標示出來,所以是紅色的 )。 格子趣是個出租小型分割的商品架空間的實體店鋪,本身沒有任何商品,完全是走寄賣方式,從每週格子空間的出租費用和成...